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

這一回,認真討論財富自由


  試問自己,財富自由的那一天,是什麼狀態?

畫面大概是,不用工作就有收入。進一步想,這份收入要夠養家活口,沒有房貸和車貸。輕鬆買下自己嚮往的那些東西,有空出個國走走,偶爾吃頓大餐奢侈一番。於是著手開始查詢計算房價、車價、教養費、保險費和生活費等等。一生的花費,三千萬到一億都人有喊。各自有計算的邏輯,各個都很有道理。唯一沒道理的就是,為什麼我自己錢賺得那麼慢?節流之外,應該要想如何開源。不管是投資股票、期貨、買房子收租、買保險存錢。等到有一天我月薪35萬。但是每個月卻有5萬元的被動收入,屆時,我應該可以輕鬆享受生活。是嗎?

  財富自由的迷思束縛著資本主義下誕生的每一個人,自由,不是來自於財富,財富亦不能帶來自由,自由是一種心理狀態,不是一個身份地位。借用「快樂機器」的哲學命題,命題討論,若有一台快樂機器,能讓你在虛擬世界中享受到無限的快樂,你是否會選擇進入虛擬世界?假設有一台「無限ATM」,你可以自由的領出沒有上限的財富,你會想要嗎?一定會吧!

  三年後。

  很快的,你結婚了,有另一半甜蜜的陪伴。工作兩年前辭掉了,常出國的你想不被固定的生活拘束。豪宅坐落世界各地一線城市,擁有一等一的裝潢和舉世無雙的收藏品,嘗遍山珍海味,一覽風景名勝。

  多年後。

你習慣了,過去的你所嚮往的一切,不過如此。

  世界上有許多東西,看似難以取得,其實唾手可得。每天被廣告圍繞的人們被說服,多擁有一樣東西,就多一分快樂,市場區隔精準切割出每一個人心中深處所嚮往的理想生活。誤會即產生於你我的心中,只要我努力賺錢,只要我敢闖,我要買下我需要的一切,我就會快樂。抱著這個理念,忽視經營無形財富的機會,有形的財富或許不容易賺取,但是若不清楚自己擁有財富的目的,心靈的貧窮永遠難以富足。



再廣大的世界之中,人們總是不停的在尋找認同感,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建立於物質條件的認同?重複的明天在就寢的前一秒重複播放,到底甚麼時候,才能跳脫出這個無盡的輪迴?我的答案不是財富自由,是知足。